行測常考的類比關系總結,2024年安徽省考必看
類比題的字數非常少,但很考驗大家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和反應力,而且這個模塊非常容易糾結,在考場上做得不順暢,經常會影響后面的做題狀態。
本文永岸公考對常考的類比關系進行了歸類總結,并精選出了典型例子,建議大家考前一定一定要過一遍!
1、語義關系-近義關系
一般題干出現成語、俗語等詞,或成語與詞語同時出現時,優先考慮語義關系。
【舉例】
(1)河清海晏:國泰民安
(2)羔羊跪乳:烏鴉反哺
(3)直言不諱:打開天窗說亮話
(4)認真:一絲不茍
2、語義關系-反義關系
一般題干出現成語、俗語等詞,或成語與詞語同時出現時,優先考慮語義關系。
【舉例】
(1)輕車熟路:人生地疏
(2)前仆后繼:貪生怕死
(3)疏遠:形影不離
(4)深入:淺嘗輒止
3、語義關系-比喻象征義
一般題干出現文言文、古詩等古文中的詞,或出現一個具體事物與一個抽象事物,優先考慮比喻象征義。
【舉例】
(1)松樹:長壽
(2)青衿:讀書人
(3)紅顏:娥眉:女性
(4)踢皮球:互相推諉
4、邏輯關系-全同關系
一般多是名詞,且當出現口頭/書面用語、古代/現代用語、音譯/意譯詞、簡寫/全稱等詞語時,可以考慮全同關系。
【舉例】
(1)老鼠:耗子
(2)箋札:書信
(3)麥克風:話筒
(4)春夏秋冬:四季
5、邏輯關系-并列關系-矛盾關系
兩詞在同一層級,且沒有第三種情況。
【舉例】
(1)鴛:鴦
(2)常規問題:非常規問題
(3)靜態博弈:動態博弈
(4)本能行為:學習行為
6、邏輯關系-并列關系-反對關系
①兩詞在同一層級,且有第三種情況;②兩詞有類似或相同的功能。二級辨析可能會考到命名方式。
【舉例】
(1)檀香:麝香
(2)火炬:蠟燭
(3)書信:短信:微信
(4)馬蹄蓮:蟹爪蘭
7、邏輯關系-包容關系-種屬關系
兩個詞中,一個是大詞,一個是小詞,大詞包含小詞,且可以單獨用“是”造句,并且能夠造通。
【舉例】
(1)自然科學:化學
(2)沙漏:計時器
(3)青海湖:內陸湖
(4)城市公園:公共設施
8、邏輯關系-包容關系-組成關系
兩個詞中,一個是大詞,一個是小詞,大詞包含小詞,但不能單獨用“是”造句。
【舉例】
(1)英國:倫敦
(2)易拉罐:拉環
(3)工蜂:蜂群
(4)五音:宮商
9、邏輯關系-交叉關系
兩個詞從不同角度進行描述,并且用“有的A是B、有的A不是B、有的B是A、有的B不是A”進行造句子,正反造四個句子通順即為交叉關系。
【舉例】
(1)水桶:鐵桶
(2)大棚作物:秋播作物
(3)企業家:華僑
(4)二線城市:港口城市:商業城市
10、邏輯關系-對應關系-功能
一種事物與其具體功能的對應關系,二級辨析經常考查主要功能或次要功能。
【舉例】
(1)抗疫:疫苗
(2)監控:監視器
(3)儲存:光盤
(4)白醋:消毒
11、邏輯關系-對應關系-原材料、工藝和成品關系
某種材料通過某種工藝被加工為另一種物品,二級辨析經常考查工藝過程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
【舉例】
(1)風箏:竹條
(2)無紡布:口罩
(3)玉石:雕琢:玉器
(4)大豆:發酵:豆豉
12、邏輯關系-對應關系-屬性關系
某種事物具有某種特點,二級辨析經常考查是必然屬性還是或然屬性。
【舉例】
(1)羊奶:腥膻
(2)液體:流動性
(3)物體:慣性
(4)水泥:硬
13、邏輯關系-對應關系-動作先后順序
出現行為動作,一般會考查這些行為動作的先后順序,二級辨析一般會考查動作的發出主體是否一致。
【舉例】
(1)下單:付款:送貨
(2)復習:考試:閱卷
(3)申報:評審:得獎
(4)摸清致貧原因:提出扶貧措施
14、邏輯關系-對應關系-因果關系
某件事是產生另外一件事的原因,可以用“導致”或者“因為…所以…“造句,二級辨析可能會考察原因是人為原因還是自然原因,或結果是好是壞。
【舉例】
(1)眾人拾柴:火焰高
(2)海嘯:地震
(3)玻璃幕墻:光污染
(4)病毒:傳染病
15、邏輯關系-對應關系-方式與目的
可以用造句的方式來找關系,如通過某方式、為了某目的。二級辨析經常會考查所用的方式是否合理。
【舉例】
(1)鉆木:取火
(2)健康監測:疾病篩查:體檢
(3)刻舟:求劍
16、邏輯關系-對應關系-地點
地理名詞上的對應或某個地點是某種事物、某個動作的發生地。
【舉例】
(1)高原:藏羚羊
(2)廣場:廣場舞
(3)酒莊:紅酒
17、邏輯關系-對應關系-工具
強調做某件事或者某個動作與其所需要的工具的對應關系。
【舉例】
(1)鐮刀:麥子
(2)胡子:剃須刀
(3)繡品:繡針
18、邏輯關系-對應關系-配套使用
出現兩個物品并且需要兩個物品在一起配合使用完成某件事,強調的是兩個物品的配套關系。
【舉例】
(1)牙刷:牙膏
(2)菜刀:砧板
19、邏輯關系-對應關系-依據
做某件事與其所需要的依據的對應關系。
【舉例】
(1)教案:授課
(2)抽樣調查:抽樣原則
(3)設備操作:操作規程
20、邏輯關系-對應關系-載體
抽象信息與其所依附的載體或者媒介的對應關系。
【舉例】
(1)報紙:新聞
(2)觀眾:電視:新聞
(3)消費者:消費指南:優惠信息
21、邏輯關系-對應關系-詩句+主題
強調的是詩句與其主要表達的含義或主題的對應關系。
【舉例】
(1)故人西辭黃鶴樓:送別
(2)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惜時:奮斗
22、語法關系-主謂關系
出現主語和相應的動作狀態,即構成主謂關系。
【舉例】
(1)廚師:烹飪
(2)歌唱家:歌唱
23、語法關系-動賓關系
出現動作狀態與動作狀態的接受者,即構成動賓關系。
【舉例】
(1)影片:放映
(2)排練:演出:節目
24、語法關系-主賓關系
出現主語與動作狀態的接受者,即構成主賓關系。
【舉例】
(1)警察:罪犯
(2)教練:學員
25、語法關系-偏正關系
出現修飾語和中心語,一般能用“的”、“地”造句通順,多為偏正關系。
【舉例】
(1)兒童:淘氣
(2)怡人:風景
(3)飛快: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