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四川公務員考試面試真題(7月14日)
真題來自考生回憶,僅供參考
(7月14日上午)
中國的大別山區有一個叫“毛坦廠中學”,一所被稱為“亞洲最大高考工廠”的“超級中學”,每年參加高考的人數超過萬人,升學率高達90%。近些年的每個6月5日,全鎮萬人送考大軍盛況,也漸漸成了毛坦廠鎮的一個特殊“節日”。一所毛坦廠中學的背后實際是幾萬個家庭,并由此帶動了當地鄉鎮的經濟發展,房屋租賃、教輔、餐飲,甚至淘寶代購等一系列產業得到發展。甚至有人說:“沒有毛坦廠中學,當地的鄉鎮經濟就會崩潰。”
毛坦廠鎮的聲名遠播,源于毛坦廠中學。成立于1939年的毛坦廠中學歷史悠久。但在名聲顯赫之前,它只是六安市一所名不見經傳的普通鄉鎮高中。2001年12月爭創省級“示范高中”成功,讓毛坦廠中學聲名鵲起。學率是毛坦廠中學最大的競爭力。該校高考本科達線人數連續多年突破萬人大關,應屆一本達線率為52.06%,本科達線率為90%。毛坦廠中學的大部分學生來自農村,“神話”般的升學率使很多農村家庭趨之若鶩, “就像是收割莊稼一樣,一茬接一茬”。當地人稱毛坦廠中學為“毛中”,占地1500畝,屬地毛坦廠鎮的每一寸土地和空氣,似乎都已被高考“浸染”。
關于毛坦廠中學陪讀父母們的生活。采訪住在格子間陪讀的吳阿姨。吳阿姨說:這樣一個格子間,一年租金7000元,“租房子加上學費,差不多一年要6萬元,對我家來說,是一大筆錢,但為了兒子讀書,沒辦法。”吳阿姨去年7月30日帶著兒子搬進了這個格子間。“高考成績一下來,我們就開始在鎮上找房子。”直到租下這間房子,兒子才能進毛坦廠中學開始復讀,“學校規定,沒租到房子的,不給辦理入學。” 陪讀家長的作息都是清晨:五點半起床做飯。中午:趕時間送飯到學校。下午:織毛衣打發漫長時光。深夜:送上宵夜,繼續陪孩子看書。
毛旦廠中學為了鼓勵高三學生抓住每一秒的時間學習,將中午放學后就餐時間壓縮之后再壓縮,僅留出15分鐘給孩子吃飯。為了讓孩子能夠吃飽飯,學生家長早早便來到校門守候,等到放學,接到孩子就在校門口坐下,看著孩子吃飯。中午11:40,伴隨著下課鈴聲響起,兩分鐘后,2萬余學生,如潮水一般涌向大門。面對到來的孩子,家長們迅速支好凳子,打開飯桶,遞上熱乎乎的飯菜,盯著他們一口一口將飯菜吃完,不時噓寒問暖。而那些沒有家長送飯的學生,很多選擇在校門前的排檔買快餐充饑。圖為校門前的排檔圍了很多學生。短短20分鐘后,剛剛還潮水般涌出校門的學生流就開始返回,半個小時后,學校周邊再次歸于平靜。中午時間,一個學生依然在堅持看書。每個學生在進入學校前都要簽署協議,就像教室后的條幅一樣。也有很多學生中午不回出租房,也是為了多節約時間,醒來后就可以看書。學生們都爭分奪秒的學習。
這個鄉鎮學校創展了升學奇跡,帶動周邊產業發展,但是被媒體譴責是考試機器。
問題:
1、你對此怎么看?
2、九月開學季,迎來家長和學子,鎮政府怎么應對?
3、假設你是毛坦廠中學高分考入大學的大學畢業。一家很好的企業認為你是高考機器,不錄用你,現在有一次機會和負責人溝通,讓他錄取你,你怎么勸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