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探索實施事業單位科技人才年薪制
原標題:實施重要崗位全球招聘試點 探索實施事業單位科技人才年薪制
近日,成都市委市政府出臺《關于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國家重要科技中心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將構建創新驅動發展體制機制,并明確了未來的發展目標。《意見》還首次提出了成都將實施創新驅動十大計劃。
記者了解到,這“十大計劃”包括基礎科研提能計劃、蓉城科技聚變計劃、創新生態鏈培育計劃、企業創新能力提升計劃、創新創業人才匯聚計劃、科技金融創新升級計劃、知識產權強市計劃、開放創新拓展計劃、科技惠民行動計劃,以及創新文化培育發展計劃。十大計劃包含25條具體舉措,以增強高質量科技供給。
到2020年基本建成國家創新型城市
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達到1000人以上
《意見》明確了加快建設國家重要科技中心的發展目標。
到2020年,要基本建成國家創新型城市和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創業中心。建成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國家科技創新基地(平臺)100家,國際一流科研機構達到10家以上,在蓉高校院所10個優勢學科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達到1000人以上,誕生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原創科技成果。
全社會R&D(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3%以上,每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23件,形成一批知名創新型企業、創新團隊。
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新經濟蓬勃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18%以上,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4000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達到1.2萬億元,若干產業進入全球價值鏈中高端,等等。
到2035年進入國家一流創新型城市行列,發展驅動力實現根本轉變,建成國家重要的科技中心。
到2050年科技創新能力國內領先,成為世界科技強國的重要支撐。
將實施蓉城科技聚變計劃
推動建立以質量和貢獻為主的
在蓉高校分類評價體系
《意見》提出的創新驅動十大計劃中,首先是基礎科研提能計劃。
根據這一計劃,成都將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全球產業變革趨勢,發揮核科學、航空航天、信息安全等領域領先優勢,爭創以軍民融合為特點的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將對接國家新一輪科技戰略布局,在前沿交又和特色優勢領域籌建國家實驗室等。引導鼓勵企業和金融機構參與科研基礎條件建設。
還將對接成都產業需求,引進一批新型研發機構落地產業功能區,突破產業創新技術瓶頸。支持在蓉科研機構改革創新,打造世界一流科研機構。創新新型科研機構投資建設與運行管理機制,試點實施合同式管理和資助經費自主使用,等等。
而在蓉城科技聚變計劃中,成都將統籌利用中央和地方兩方面資源,協同支持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及14個一流學科建設,誕生一批引領性原創科研成果。深化校地戰略合作,并將推動建立以質量和貢獻為主的在蓉高校分類評價體系,引導高校人才、學科、平臺和智力服務成都高質量發展。
將設立市和區(市)縣兩級市校合作專項資金,依托市級產業發展基金設立市校合作子基金,推進校地合作、成果轉化和創業孵化。
將實施創新創業人才匯聚計劃
實施重要崗位全球招聘試點
根據創新創業人才匯聚計劃,成都將構建用人主體發現、國際同行認可、大數據測評的人才遴選機制,加快引進重點產業急需高層次人才。
實施重要崗位全球招聘試點。深化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建設,為海外人才在蓉創新創業提供便利化服務。實施外國留學生畢業后直接在蓉創新創業政策。
還將建立完善科技人員分類評價考核制度。鼓勵事業單位科技人員承擔企業科技項目,橫向課題經費納入單位統一管理,按合同協議使用。探索實施事業單位科技人才年薪制、協議工資制和項目工資制。支持人才柔性流動,鼓勵高校院所、企業人才互聘,支持高校院所設立特色崗位吸引企業人才兼職。
而科技金融創新升級計劃則提出,將做大做強天府(四川)聯合產權交易中心,推動設立大數據交易中心、知識產權交易中心等要素交易市場及配套機構。支持設立科技支行、科技小貸等科技金融專營機構,加強差異化信貸管理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