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識其他
2022年公務員聯考常識積累:仰韶文化
http://www.ssrtes.com 2022-05-21 08:33 來源:公考通
行測常識判斷考點范圍很廣,一般包括政治、法律、經濟、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需要小伙伴們長時間不間斷的積累。今天公考通(www.ssrtes.com)給大家帶來的常識相關考點是“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是指黃河中游地區一種重要的新石器時代彩陶文化,是中國分布地域最大的史前文化。其持續時間大約在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即距今約7000年至5000年,持續時長2000年左右,分布在整個黃河中游從甘肅省到河南省之間。
因1921年首次在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仰韶村發現,故按照考古慣例,將此文化稱之為仰韶文化。
以農業為主,農業生產仍以種植粟類作物為主,處于原始的鋤耕農業階段,采用刀耕火種的方法和土地輪休的耕作方式,生產水平仍比較低下。
家畜飼養業比新石器時代早期也有一定進步,飼養的家畜有豬、狗和羊,馬的骨頭也有少量發現。雞骨發現較多,可能已經馴化為家禽了。
采集和漁獵經濟占有比較重要的地位,許多遺址的彩繪陶器上都有魚網的描畫。手工業生產,主要是制陶業和制石、制骨、制革、紡織、編織等。石器制造業比較發達,農耕石器包括石斧、石鏟、磨盤等,除此之外還有骨器。
制陶業比較發達。陶器是以紅陶為主,灰陶、黑陶次之。紅陶分細泥紅陶和夾砂紅陶兩種。主要原料是粘土,有的也摻雜少量砂粒。在仰韶陶器中,細泥彩陶具有獨特造型,表面呈紅色,表里磨光,還有美麗的圖案,是當時最聞名的。細泥陶反映了當時制陶工藝的水平,具有一定代表性,所以考古上常將仰韶文化稱為彩陶文化。
研究發現:
2020年9月,研究人員對河南澠池丁村等6處仰韶文化遺址采集的小口尖底瓶陶片樣本進行分析檢測,在陶片內側發現了平紋織物印痕,以及手紋,為仰韶時代紡織技術及制陶工藝研究提供了重要物證。
2022年2月23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對外發布考古新發現,考古人員在山西省臨汾市襄汾縣小王遺址發現仰韶文化時期遺存,出土大量陶器及少量石器、骨器等,這對研究仰韶文化中晚期的文化面貌提供實物資料。
文化類型:
由于仰韶文化內涵豐富,分布地域遼闊,在不同時期、不同地區文化差異很大,形成不同的文化類型。
典型類型舉例:
(一)半坡類型
代表:西安半坡村和臨潼姜寨遺址出土的彩陶
器型:圓底或平底的盆、小口長頸大腹壺、圓唇直口鼓腹罐
風格:樸實厚重彩繪紋樣:動物紋(人面紋、魚紋、魚鳥結合紋、鹿紋)幾何紋(寫實紋飾-抽象幾何紋)編織紋
作品:
1、人面魚紋彩陶盆

這件陶盆上畫有人面,人面兩側各有一條小魚附于人的耳部。有的學者根據《山海經》中某些地方曾有巫師“珥兩蛇”的說法以為人面魚紋表現的是巫師珥兩魚,寓意為巫師請魚附體,進入冥界為夭折的兒童招魂。
鹿紋彩陶盆、人面魚紋盆、魚鳥紋細頸瓶
2、彩陶船形壺
這件陶缽的底部有布紋印痕,是制陶時把未干陶坯放在麻布上襯墊所致。
(二)廟底溝類型
彩陶花瓣紋盆
代表:河南省三門峽市陜州區廟底溝和陜西省渭南市華州區泉護村出土的彩陶器型:大口小底曲腹盆和碗
風格:挺秀飽滿、輕盈而穩重
彩繪紋樣:紋樣多為兩端相交組成的新月形、葉形、花瓣形紋(植物紋),以及弧線與直線相交而構成的三角形紋(幾何紋),還有少量的動物紋和編織紋。
代表作品:彩陶花瓣紋盆、勾葉紋彩陶盆、植物紋彩陶盆、魚鳥紋彩陶盆、彩陶鯢魚紋瓶、漩渦紋曲腹盆、鸛魚石斧缸。
來源:百度百科
免費學習資源(關注可獲取最新開課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