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國家公務員面試熱點:給傳統民俗提供空間
面試是公務員考試的必要環節之一,在面試中取得優異成績同樣重要,下面是公考通網校(公務員考試視頻課程播放平臺)老師提供的公務員面試熱點并附有熱點解讀,供考生參考。
【熱點鏈接】
河北趙縣南楊家莊村村民楊風申是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五道古火會的傳承人,曾因制作古火會煙花表演所需的煙火藥,被趙縣人民法院以非法制造爆炸物罪判處有期徒刑四年零六個月。楊風申及家人不服判決,認為自己制作的煙火藥是為了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且沒有造成社會危害,并不違法,向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12月29日上午10點,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對“楊風申犯非法制造爆炸物罪”一案進行宣判,判決楊風申犯非法制造爆炸物罪,免予刑事處罰。
【熱點示例】
五道古火會的傳承人楊風申被法院以非法制造爆炸物罪判處有期徒刑四年零六個月,楊風申及家人不服判決,認為自己制作的煙火藥是為了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且沒有造成社會危害,并不違法,向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法院判處其犯非法制造爆炸物罪,免予刑事處罰。該事一經報道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和思考,對此你怎么看。
【參考答案】
隨著法律的逐步發展完善,一些非遺項目或傳統民俗活動中的某些環節被逐漸劃到了法律底線之下,如果相應的傳承方式、監管方式沒有與法俱進,沒有做出合理的調整,這些環節就成了達摩克利斯之劍,很容易傷害到那些好心傳承保護非遺項目或民俗活動的人們。這樣的風險將非遺項目或傳統民俗活動置于一個非常尷尬的位置,不利于民俗文化的傳承,對有關傳承人也很不公平。
在類似的一些非遺項目或傳統民俗活動中,管理流程仍不完善,管理標準仍然缺失,管理漏洞依然存在,有關監管部門的態度依然曖昧模糊,非遺項目或民俗活動也就“一半是火焰,一半是冰水”,處在傳承、保護與涉嫌違法的矛盾中,相關傳承人或參與人士心里的石頭也還未落地。
盧梭曾說:“法治必須植根于民情”,非遺項目或其它傳統民俗活動就是一種民情。
所以我們應該以法律為準繩,以非遺項目或民俗活動傳承發展的事實和需要為基礎,充分溝通協商,在法律和民俗之間找到契合點,聯合制定傳承保護的方案,推出管理措施,針對爆照物品制作、購買等法律嚴控的危險行為明確審批、管理流程,明確民俗活動舉辦的方式、地點、規模、安全保障措施等,讓民俗活動成為規定動作,讓傳承或參與人士有規可循,心中有數。這樣,就給非遺的“煙火”提供了一片法治空間,非遺傳承人或參與人士就可以明明白白、坦坦蕩蕩地開展活動,非遺項目及其它民俗活動就會進入規范發展、健康發展的軌道,其“煙火”不會再被誰隔三差五地潑冷水,會越來越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