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新型學徒制
為進一步幫助考生提升申論答題水平,公考通(www.ssrtes.com)特別推薦申論熱點解讀“新型學徒制”,希望考生閱讀本文,對申論熱點的把握有一定的幫助。
【背景鏈接】
2019年2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印發了《關于全面推行企業新型學徒制的意見》,提出在企業全面推行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雙師聯合培養”為主要內容的企業新型學徒制。調查顯示,66.6%的受訪者看好企業新型學徒制,71.2%的受訪者認為企業新型學徒制有利于工匠型人才的培養。
【公考角度解讀】
[提出觀點]
校企合作、企業新型學徒制等人才培養模式,利于發揮出學校和企業的各自優勢,共同培養社會與市場需要的人才,有助于加強學校與企業的合作,教學與生產的結合。
[綜合分析]
企業新型學徒制,不僅吸取了傳統師傅帶徒弟培養模式的優長,同時融入了現代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并由政府進行激勵推動,給予政策支持和財政補貼,是政府推動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創新舉措。新型學徒制采用“企校雙制、工學一體”模式,培養目標以符合企業崗位需求的中、高級技術工人為主,旨在解決我國勞動者技能水平與崗位需求不匹配的結構性就業矛盾,破解長期存在的有人沒活干、有活沒人干的局面。全面推行企業新型學徒制,意義重大。
企業新型學徒制值得大力推崇。校企合作實現了讓學生在校所學與企業實踐有機結合,讓學校和企業的設備、技術實現優勢互補,節約了教育與企業成本,是一種“雙贏”模式。隨著校企合作保障制度的健全,將會促進校企之間更加緊密地合作,為經濟發展提供更多的技術人才,讓更多的能工巧匠為“中國制造”筑牢發展根基。
實行新型學徒制,企業降成本、職工得實惠、學校有發展,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如部分企業重業績重經營,沒有看到其對企業核心競爭力提升的長遠價值;一些中小型企業在培養上還缺乏手段和長遠規劃;還有許多企業由于生產任務緊、企業與院校距離遠、參訓人員需要犧牲休息時間等原因,對參加企業新型學徒制的積極性不高,也有少數學員中途放棄了。對此,各地應嚴格落實政策精神,不能把好經念壞了。
[對策措施]
對政府來說,要嚴格按規定落實好補貼政策,解除企業后顧之憂,更要積極化解新型學徒“前景之憂”,防止“師傅帶徒+職業培訓”圖形式、走過場。雖然企業在培訓中承擔主體作用,但既然政府出錢補貼,相關部門就不能完全放任,尤其是對企業的培訓計劃要有統籌,對培訓效果要有監督。企業許多技能崗位職業(工種)不在國家職業資格目錄,也尚未制定技能規范標準,亟待有關部門抓緊制定相關領域的國家職業標準,并盡快發布實施。
對企業來說,在培訓時既要著眼市場當下的需求,也要加強學徒綜合素質和學習能力的培養,同時還要嚴格按照勞動合同法的規定支付學徒工資,讓承擔帶徒的企業導師享受帶徒津貼。
資料來源:
北青報:“新型學徒制”應成為培養工匠的標配
東方網:“新型學徒制”好經還須念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