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壓垮成年人,只需要一個家長群?
為進一步幫助考生提升申論答題水平,公考通(ssrtes.com)特別推薦申論熱點解讀“壓垮成年人,只需要一個家長群?”希望考生閱讀本文,對申論熱點的把握有一定的幫助。
【熱點概況】
“我就退出家長群怎么了!你們上課不用心教,下課叫我?guī)兔ε淖鳂I(yè),那我要你們干什么?我那么有時間收群消息,我不會自己教嗎?整天不是讓我去報補習班,就是讓我?guī)兔Ω淖鳂I(yè),改完作業(yè)還要昧著良心說老師你辛苦了。說實在的,辛苦什么?教我教,改我改,是誰辛苦啊?”近日,江蘇一家長稱,老師要求家長批改作業(yè)、輔導功課使得自己承擔了老師應負的責任和工作,大呼“我就退出家長群怎么了”。此番言論迅速引爆網絡,引發(fā)很多家長共鳴,不少人表示,“說出了自己想說卻又一直不敢說的話”。
早在去年,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就印發(fā)意見,明文規(guī)定“杜絕將學生作業(yè)變成家長作業(yè)或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yè)”,強調“教師要認真批改作業(yè),強化面批講解”。教育部對此也有相關規(guī)定。就在前不久,太原教育局出臺《關于進一步做好中小學生減負工作的實施意見》明確指出,嚴禁要求家長批改作業(yè)、打掃教室衛(wèi)生、點贊轉發(fā)各類信息等。
【各方觀點】
人民日報:孩子健康成長,離不開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雙重努力,老師固然應當盡職盡責,但家長也不應忘記,“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北京日報:學校教書育人,家長陪伴成長,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多些理解支持、多尊重孩子成長規(guī)律,才能讓彼此都松口氣。
【深度分析】
(一)此次事件反映出的問題:
1.家長群里權力關系變味。老師自我賦權、為家長安排錯位責任。
2.家長群里權責關系理不清。
3.家長群里不斷傳導焦慮和壓力。
(二)原因:
1.班額越來越大、學生越來越多,成績與升學壓力不斷增大,再加上素質教育中的教育理念調整與教育方式創(chuàng)新,每個老師身上的擔子更重了。
2.科技通訊發(fā)達了,打段文字發(fā)個通知,就可以安排家長。
3.現(xiàn)在的一些家長比之以往有了更高的學歷和能力。
4.社會教育焦慮、社會競爭壓力代際傳導。家長們要打起精神,追求成功;前人頂住壓力的同時,自然也不希望后人掉鏈子,而學校和老師因為壟斷知識傳授渠道變得越來越強勢,家長則處于心理弱勢,碰上不合理的要求,家長為了盡最大可能為孩子創(chuàng)造更好的范圍和條件,寧愿委曲求全、壓抑自身真實想法,甚至在互相攀比中層層加碼。
(三)對策:
1.厘清學校與家庭之間的權責邊界。
2.“發(fā)文”之后把監(jiān)督落在實處,進而理順教育責任。
3.家長群內部健康管理,探索創(chuàng)新服務老師與家長溝通的方式。
4.家長和學校,不能忽略作為核心要素的學生,適當“放權”,引導學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為自己負責任,培養(yǎng)擔當意識。
5.摒棄唯成績是舉的教育觀念,深入改革以升學率為核心的教育評價體系。
【參考文章】
不堪“群”負,背后是家校邊界亟待厘清
“我就退出家長群怎么了!”近日,江蘇一位家長因不滿老師要求批改作業(yè)憤而退出家長群,成為輿論關注的熱點。這位家長在視頻中說,老師要求家長批改作業(yè)、輔導功課使得自己承擔了老師應負的責任和工作,之后還要昧著良心說老師辛苦了,到底誰辛苦?
本應是家校溝通橋梁的家長群,卻成了家長和老師的“壓力群”“負擔群”。隨著微信、QQ等社交工具被廣泛應用,“家長群”這種社交平臺上的群組成為許多學校與家長聯(lián)系溝通的重要方式之一。家長群成立的初衷,本是為方便家長與學校、老師之間的交流互動,促進家校共育。但在現(xiàn)實中,不少家長群卻逐漸“變味”:有的老師在群里布置作業(yè)、要求家長“秒回復”,有的家長在群里炫富、曬娃、打廣告,使得家長群逐漸演變?yōu)椤芭时热骸薄榜R屁群”“廣告群”。于是乎,一些家長既要忙工作,又要忙“群事”,以至于不堪“群”負,甚至憤而退群;另一方面,也有老師抱怨“自從進了家長群,每天都是家長會”,群里家長們隨時隨地的提問讓老師得不到休息。
這些現(xiàn)象反映出一些學?,F(xiàn)存教學管理模式不盡合理,學校、老師和家長之間存在交流障礙,有必要對家長群“約法三章”,通過制定相應的規(guī)則來保障良性互動。2018年,大連一幼兒園為家長群設立9條規(guī)定,其中明確了老師和家庭溝通時間、個別問題私下交流、切忌在群中“奉承拍馬”等,受到家長理解和歡迎,這樣的做法就值得借鑒。
更深層次來看,圍繞家長群產生的種種矛盾背后,還反映出“家校共育”的邊界亟待厘清。以老師在家長群里布置作業(yè)為例,本意可能是希望家長督促學生完成作業(yè),但在一些家長看來就有“甩包袱”之嫌??上驳氖牵恍┑胤胶蛯W校已經開始行動。2019年,教育部在答復政協(xié)委員提案時明確提出,教師不得通過手機微信和QQ等方式布置作業(yè),不得將批改作業(yè)的任務交給家長;今年10月,山西省太原教育局出臺《關于進一步做好中小學生減負工作的實施意見》,明確不得指派家長參加本該由師生完成的事宜、杜絕將學生作業(yè)變成家長作業(yè)等。這些措施的出臺,讓人看到了家校關系回歸本來面目的希望。
家長需要關注和配合學校教育,但不能過度參與、監(jiān)督和代勞,學校也不能撇開責任。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哪些是老師的分內工作,哪些又是家長應當做到的?只有明確家校雙方的行事邊界,在教育互動中擔負起各自責任,不缺位、不越位,才能溶解橫亙在家校之間的溝通堅冰,為孩子的健康成長提供良好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