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公務員聯考申論熱點:建設良好的生態環境 提升群眾生活質量
為進一步幫助考生提升申論答題水平,公考通(www.ssrtes.com)特別推薦申論熱點解讀“建設良好的生態環境 提升群眾生活質量”。希望考生閱讀本文,對申論熱點的把握有一定的幫助。
【熱點背景】
生態文明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內容,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事關“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先后出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重大進展和積極成效。
【公考角度解讀】
【綜合分析】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但現實中部分地區卻沒有真正貫徹中央理念,而是經濟發展唯GDP是論,大力發展重工業、化工業,造成了嚴重的環境破壞,山體滑坡、霧霾天氣、異常氣候等問題屢見不鮮,并阻礙了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因此我們要協調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貫徹落實環保優先政策,實現“環境換取增長”向“環境優化增長”的轉變。
【重要性】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直接關系百姓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
良好生態環境是保障全民健康的基石,是人類生存與健康的基礎;
良好生態環境與經濟健康發展互利互惠,沒有良好生態就沒有經濟的平穩運行;
良好生態環境是彰顯我國大國形象的重要途徑。
【主要途徑】
一是強化主體功能定位,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要積極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大力推進綠色城鎮化、加快美麗鄉村建設、 加強海洋資源科學開發和生態環境保護;
二是推動技術創新和結構調整,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要推動科技創新、調整優化產業結構、發展綠色產業、全面促進資源節約循環高效使用、推進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加強資源節約;
三是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切實改善生態環境質量。要保護和修復自然生態系統、全面推進污染防治、積極應對氣候變化;
四是健全生態文明制度體系,要健全法律法規、完善標準體系、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完善生態環境監管制度、嚴守資源環境生態紅線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