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時評
2025年公務員聯考申論熱點:譜寫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新篇章
http://www.ssrtes.com 2024-12-23 13:18 來源:永岸公考
為進一步幫助考生提升申論答題水平,永岸公考(www.ssrtes.com)特別推薦申論熱點解讀“譜寫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新篇章”。希望考生閱讀本文,對申論熱點的把握有一定的幫助。
【熱點背景】
胸懷國之大者,踐行綠色發展理念,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科學指引下,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顯著成就。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提出,“聚焦建設美麗中國,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健全生態環境治理體系,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我們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以《決定》為行動綱領,完善基礎體制、健全治理體系、構建發展機制,進一步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形成“源頭嚴防、過程嚴管、損害賠償、后果嚴懲”的生態文明制度框架,推動生態保護和多元發展同頻共振,打造生態環境優美、經濟發展繁榮的綠色發展新格局,推動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讓藍天碧水成為常態。
【公考角度解讀】
(一)生態文明建設四大轉變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全面總結了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精辟概括了“四個重大轉變”,即實現由重點整治到系統治理的重大轉變,實現由被動應對到主動作為的重大轉變,實現由全球環境治理參與者到引領者的重大轉變,實現由實踐探索到科學理論指導的重大轉變。
1.由重點整治到系統治理的重大轉變。這是整體治理格局的轉變,體現了思維方式的轉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系統觀念是具有基礎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生態是統一完整的自然系統,各部分之間存在著相互依存的緊密聯系,必須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
2.由被動應對到主動作為的重大轉變。這是治理動力的轉變,體現了責任機制的轉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各級領導干部對保護生態環境務必堅定信念,堅決摒棄損害甚至破壞生態環境的發展模式和做法,決不能再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一時一地的經濟增長。”
3.由全球環境治理參與者到引領者的重大轉變。這是國際合作形式的轉變,體現了我國積極為全球環境治理作出貢獻的胸懷。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類只有一個地球,保護生態環境、推動可持續發展是各國的共同責任。”
4.由實踐探索到科學理論指導的重大轉變。這是理論建設的轉變,體現了對生態文明建設規律認識的不斷深化。新時代十年,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把握生態文明建設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的重要地位和戰略意義,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大力推進生態文明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
(二)建設生態文明重要舉措
1.完善生態文明基礎體制,打造“綠色格局”。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強力推動和支撐筑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工作,需要持續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制度化、法治化,讓制度成為剛性約束,為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奠定堅實制度基礎。
2.健全生態環境治理體系,提升“綠色實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快推進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完善生態保護補償制度”。我們要在森林、草原、濕地、荒漠、海洋、水流、耕地等重點領域和生態功能重要區域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
3.構建綠色低碳發展機制,增進“綠色福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以清潔能源支撐產業進步,以生態為底色促進區域產業發展,需要以新質生產力為引領,充分發揮生態資源優勢。
免費學習資源(關注可獲取最新開課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