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景區禁游令 反思重開發輕保護
為進一步幫助考生提升申論答題水平,公考通(www.ssrtes.com)特別推薦申論熱點解讀之“景區禁游令 反思重開發輕保護”,希望考生閱讀本文,對申論熱點的把握有一定的幫助。
【熱點背景】
2018年4月20日,青海湖景區保護利用管理局發布通告,青海湖景區暫時開放二郎劍景區和仙女灣景區,而鳥島和沙島景區將繼續停止對外營業。當月,青海還發布通告,年保玉則國家公園正式停止接待游客,無限期關閉。自5月24日起,三江源國家公園也發布黃河源頭禁游令,禁止一切單位和個人進入扎陵湖、鄂陵湖、星星海等源頭保護地開展旅游探險活動,禁止旅游的面積為1.91萬平方公里。
【綜合分析】
[表明觀點]
景區禁游令會給景區和地方政府帶來旅游、財政上的“損失”,但如果不這么做,就會給當地的自然環境資源帶來“生態損失”,而這種“生態損失”,在多數情況下是花多少錢都買不到的。所以說,景區景點的旅游“謝客令”既是警鐘,也是契機。
[觀點剖析]
當前,我國正處在旅游業快速發展時期,不少地方都把旅游業當作主導產業或支柱產業來發展,以前人跡罕至的偏遠景區都因為其神奇、瑰麗、靜謐的原生態受到不少游客的狂熱追捧,導致大量人群涌入,而相關管理卻應對不足,對自然生態環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
而采取禁游令的旅游景區,是保護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維護青藏高原生物多樣性,保障珍稀物種棲息地不受威脅的必然之舉,是保護重于開發的鄭重宣示。
青海旅游謝客令凸顯旅游行業痼疾。不少人認為旅游業是“無污染產業”,是利用天然資源進行開發,既增加群眾收入、搞活當地經濟,也讓游客欣賞難得美景,一舉多得,其實這是一個誤區。實際上,任何資源都是有成本的,任何開發也是有代價的,游客大量涌入,非法穿越,隨意使用航拍飛行器、隨手扔垃圾等,嚴重影響了野生動物的正常生息和自然環境,而只強調收益、不重視成本、超出負荷能力的片面開發思維會使管理失序,加上游客的不文明行為,讓當地生態岌岌可危。重開發輕保護,尤其是漠視生態環境的旅游開發是不可持續的嚴重失誤,必須予以當頭棒喝。
【參考對策】
一方面各級相關行政管理部門要通力合作,旅游、公安等多部門相互協調,嚴格把關,強化行政監管和法律手段,加大違法違規行為的法律懲處力度,將旅游謝客令落到實處。
另一方面通過廣泛、科學的宣傳,讓游客認識到保護青海旅游資源的作用,培養文明旅游意識和環保理念,維護生態平衡,讓環保觀念深入人心并且身體力行,保護環境、關愛自然,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平衡發展,才是現代文明社會的和美畫面。
原標題:多景區發禁游令 反思重開發輕保護 來源:北京青年報 (斯涵涵)
原標題:景區“謝客令”既是警鐘也是契機 來源:光明網 作者:苑廣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