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素材積累:6組優秀人物素材,直接拿去背!
很多同學都說寫申論沒啥可寫的,整篇都是大白話。針對這個問題,本文給大家整理好了6組典型人物素材,筆面看了都不虧,火速收藏!
1、范旭東
把握近代中國鹽、堿、化肥命脈的男人
【事跡】
①“中國民族化學工業之父”,創立中國第一個精鹽廠(久大精鹽)、亞洲第一家掌握制堿法的企業(永利堿廠)、第一家自主生產硫酸铔化肥的企業(永利铔廠),打破列強在華壟斷。
②據說第一個在國內實行八小時工作制。
【應用】
可用角度:創新、愛國、企業家、人文關懷……
運用示范:文章的分論點及論證
企業家要有仰望星空的格局和胸襟。(觀點提煉)商之大者,為國為民。(名言過渡)著名實業家范旭東生于動亂年代,親眼見證國人生活的苦難困頓、國家發展的落后狀況,連食鹽都要依賴進口。為了振興民族產業,他以滿腔書生意氣投身商業,夜以繼日研發新工藝,先后創辦久大精鹽廠、永利堿廠、永利铔廠等企業,突破帝國主義的陰謀封鎖,實現了國內鹽、堿、化肥技術零的突破,讓國人摘掉“食土民族”的恥辱帽,為近代中國化工產業發展奠定基礎。(案例論證)“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企業發展不可能一帆風順,挫折與困難常在,唯有那些懷抱遠大理想和志向的人,才能心懷希望、堅定不移,不被眼前的困頓擊敗。(分析總結)
2、盧作孚
擁有148艘輪船的中國“船王”
【事跡】
①中國船王。籌辦民生實業公司,統一川江航運,迫使外國航運勢力退出。
②北碚之父。在北碚開展鄉村建設實驗,修公路、辦工廠、辟公園、建學校、改造舊城,首倡鄉村現代化和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發展理念。
【應用】
可用角度:愛國、企業家、鄉村治理、經濟建設……
3、張謇
在商路風生水起的末代狀元
【事跡】
①“中國第一個實業大王”。辦南通大生紗廠,投資輔助企業,民族輕工業由此起步。
②興教育。辦女子師范、農學、水產、盲啞學校等,復旦、同濟、上海財經、上海交大、大連海事等很多學府和他有關。
【應用】
可用角度:創新、愛國、企業家、教育、職業教育……
4、陳嘉庚
我可以破產,但學校不能關門
【事跡】
①致力于投資祖國革命建設事業,堅決反對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祖國分裂,被贊為“華僑旗幟”。
②極度狂熱辦學校,口號是“出賣大廈,接濟廈大”。
【應用】
可用角度:愛國、企業家、教育、公益……
5、榮毅仁
從財閥公子到紅色資本家
【事跡】
①新中國成立后,將家族企業無償上交國家。
②創立中信投資公司,中國第一個對外開放的窗口,積極拓展金融、技術、衛星通訊等業務,打造綜合性跨國企業。
【應用】
可用角度:愛國、對外開放、創新、企業家、現代化建設……
運用示范:文章的分論點及論證
愛國需要腳踏實地的行動。(觀點提煉)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名言過渡)無論是革命年代張謇、陳嘉庚的救亡圖存之舉,還是建設時期榮毅仁、王光英的勇挑重擔,亦或是新時代抗擊疫情下各家企業捐款捐物、率先轉型,都是企業家們在愛國之路上以切實行為彰顯貢獻的具體表現。(多例引入)習近平同志強調,“企業家愛國有多種實現形式,首先是辦好一流企業”。(名言引出觀點)當前,我們正面臨發達國家技術擠壓、新冠疫情危機席卷、國際保護主義抬頭等嚴峻形勢,還面對著追求經濟高質量發展、現代化建設的宏偉目標,企業更應化壓力為動力,主動轉型升級、推進技術攻關、瞄準國際一流目標,練好在世界市場深海里游泳的基本功。(結合現實情況分析觀點)
6、霍英東
支持革命,“走私”而已
【事跡】
①用自家船隊為祖國“走私”物資,有力支援抗美援朝。
②帶頭投資興建中山溫泉賓館、廣州白天鵝賓館,支持改革開放。
熱衷投資祖國體育,捐獻基金、建英東體育館、有個孫媳叫郭晶晶等。
【應用】
可用角度:愛國、對外開放、企業家、體育……
6、任正非
帶領華為追求世界領先的男人
【事跡】
①投入大量資金支持基礎教育研究,5G技術、鴻蒙系統、麒麟芯片、超級計算機等成果喜人。
②廣納海外人才、開拓全球市場,帶領華為走向世界一流。
【應用】
可用角度:創新、對外開放、人才、愛國、企業家、民族品牌、經濟高質量發展……
運用示范
示范一:古今雙例論證分論點
以創新為風帆,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觀點提煉)近代以來,“實業大王”張謇以吐舊納新的精神,吸納外國先進技術,創辦大生紗廠、投資配套企業,興辦技術學校培養專業人才,帶動了民族輕工業的發展,掀起了近代中國第一次民間創業潮流。映照當下,“華為當家人”任正非堅持自主創新,投入大量資金搞基礎研發,廣納海內外優秀人才,率先突破5G技術、自創鴻蒙系統,掀起民族品牌走向世界的新浪潮。(雙例論證)足見,創新是企業的生命線,是發展的第一動力。(得出結論)縱觀全局,我們不僅要看到在創新上多年的積累與成效,更要看到基礎研究投入、科技產出質量、核心技術攻關等明顯短板,要看到人民群眾美好生活期盼與當前市場供給之間的主要矛盾。要聚焦關鍵節點、緊抓體制改革,激勵創新在更大程度和范圍內發揮作用,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分析問題、提出對策)
示范二:文章開頭,名言+多案例論證
正所謂“國無商不富,業無商不興”。(名言引入)擺渡中國民族企業發展的長河,從“實業大王”張謇帶動棉紡織輕工業的發展到“中國船王”盧作孚卷起交通建設的浪潮,再到榮毅仁組建中信舉起對外開放的旗幟、任正非深耕華為領航民族品牌的崛起……(多例論證)歷史告訴我們,民族產業的發展振興與歷代企業家們艱苦卓絕的奮斗是萬萬不能分開的。(得出結論)而在新時代“趕考之路”上,追求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更需以愛國作為企業家經營的紅線,點亮企業命運與國家民族命運交織的運線。(聯系現實、引出主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