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
2020年甘肅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省級卷)
http://www.ssrtes.com 2024-01-03 16:33 來源:永岸公考
2020年甘肅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省級卷)在此發布。本套2020年甘肅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省級卷)來自考生回憶,由永岸公考整理。
2020年甘肅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省級卷)
一、給定材料
材料一
“我們都在努力奔跑,我們都是追夢人。”是的,我們都是追夢人。追夢,我們收獲滿滿;追夢,我們希望滿滿。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中國人民具有偉大夢想精神。改革開放40多年的征程,就是一個追夢之旅。改革開放之初,我們黨以非凡的膽略、堅定的自信設計了用70多年、分三步走,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藍圖。改革開放40多年的追夢路上,我們咬定青山不放松,風雨無阻朝著這個偉大目標前進。
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這是奮斗的力量,也是夢想的力量。
黨的十九大對我國發展提出了更高的奮斗目標,形成了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基本實現現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安排,發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最強音。
但是,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并且“愈進愈難、愈進愈險而又不進則退、非進不可”。在這樣的關鍵時刻,我們要心懷夢想、奮勇拼搏,一步一個腳印,一棒接著一棒,在新時代創造中華民族新的更大奇跡!
夢想是拼出來的,奇跡是干出來的。改革開放的輝煌成就背后,是40多年的不懈努力。未來中國夢的實現,同樣需要汗水的澆灌。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改革開放40多年的歷程告訴我們:偉大事業都始于夢想,基于創新,成于實干。夢想是激發活力的源泉,只要有夢想,就會有力量。只要有夢想,則時光不棄,未來可期。
材料二
T市新城,環湖公園已全景亮相,湖畔綠道成為健身愛好者的樂園,文化藝術中心正緊鑼密鼓建設之中,國際秀場首秀在即……人居環境不斷改善,城市功能不斷優化,用高品質筑就生態宜居之城,這個新城規劃時的夢想正在變成現實。
“今年六月份到年底,國家級和國際級的大型秀場活動都排滿了。”國際秀場招商負責人的言語中透著自信與驕傲。國際秀場位于T市新城的時尚小鎮內,是時尚小鎮中的地標建筑,建設目標是成為中國時尚文化新窗口。目前,國際秀場已竣工,即將迎來“首秀”。
與國際秀場毗鄰的是T市新城的文化藝術中心。這個擁有幾何立面和斜面屋頂的建筑矗立在湖畔,自成姿態。T市人從此又多了一個看話劇、歌劇的好去處。“家門口就可以看戲、看話劇,夢寐以求的事情實現了。”小吳家住新城,以前看戲,他都要去主城區。“聽說文化藝術中心的硬件設施是世界頂級的,”他充滿了期待,“希望引進的劇種能多樣化、多層次,既有經典又有流行。”
近兩年,T市新城加速打造品質之城。人文是這座新城的“心”,沉淀著這個城市的故事,孕育出這個城市的靈氣。
城心湖占地面積大,風景優美,歷代文人墨客在此題詠。T市新城圍繞城心湖而建,這座湖是新城的“肺”。如今,一條環湖的綠道已經建成。環湖綠道是T市新城打造的自然景觀之一,全線濱水,視野開闊。從早上六點半到晚上八點半,環湖綠道上隨處可見晨練、夜跑的人。中午時分,周邊寫字樓里的白領們也常常在綠道邊漫步休閑,“聽著鳥鳴,聞著花香,很舒服。”
未來,這條綠道將向整個新城延伸,設計有騎行道和步行道,還有VR體驗館,滿足人們多樣的需求。綠道不僅連接新城所有的公園和景點,還將城市與鄉村緊密相連,走在綠道中,仿佛走在畫中。綠道就像是新城的“脈”,通過綠道串起來的是一個大寫的“融”字。綠道建設負責人說,“我們希望這條路連起所有新城人的夢想和記憶。”
城市如人,也要健康、好看。有心靈的躍動,脈搏的暢通,還要有肌膚的美麗。公園就是新城的肌膚。
藕花再現,湖泊復興。新城將在環湖公園實現全域亮燈,呈現全線夜景燈光秀,一個“越夜越美麗”的環湖公園就要來到市民的生活中。環湖公園之美,靠的是技術和規劃。環湖公園水生態養護的負責人說:“我們已經在湖中建成了一套成熟的水下生態系統。”水生態技術讓這里的夏天再現“藕花滿汀洲”的盛景。陸地上也有一套完整、科學的植被規劃,以自然景觀為基調形態,突出四季變化。春季賞花,夏季綠蔭,秋季觀葉,冬季蔥郁,營造出充滿活力的自然生態樹林景觀。
相較于環湖公園的自然與人文,體育公園的針對性更強。全民體育,樂跑體育,以運動促健康,是這里的主題。動與靜、開放與私密、藝術與自然相結合的運動環境,滿足了各年齡段人群健康、休閑、品質的運動需求。距離體育公園不遠的花海公園則以“新城潮生活”為主題,怒放的花海讓這里變得浪漫溫馨。
公園讓城市變得美麗光鮮,它為我們建造了一個“桃花源”,安放新城人生態宜居的夢想。
材料三
“真希望自己是‘三頭六臂’就好了!”M鄉王鄉長快人快語。王鄉長正在負責完善貧困戶檔案,要了解家庭人員構成、住房改造前后照片對比、種植養殖種類及數量、扶持項目公示、會議記錄、入戶追訪、滿意度調查等內容。一方面,因為建檔的需要,要填寫大量的表格等資料。另一方面,“表格的內容很細致,不到貧困戶家中實地調查那是不行的。看似簡單的事情其實很繁瑣,有時候要來回跑很多趟。”
基層工作千頭萬緒,事務繁多,而且某件事成為輿情熱點,不僅會極大增加基層工作量,而且讓基層干部倍感壓力。經歷過幾次輿情熱點事件,M鄉宣傳干事小陳已經略有心得:盡快披露事實,優先回應網友質疑......然而,小陳卻坦言工作不易:“國家強調依法治國,事情處理起來都有程序,需要時間。但新媒體時代信息傳播越來越快,造成輿論影響迅速放大。”一次該地出現旅游糾紛,消息在網上飛快傳開,網友一邊倒地批評景區,可是通過調查卻發現,其實是游客挑釁。“雖然最后真相大白,可還是給我們造成了很大的壓力。”小陳說。
基層,是整個社會的“地基”,這個“地基”是社會的主體,也是時代的主流。基層干部,是黨和國家工作的“基石”,他們奮戰在改革發展的主戰場、服務群眾的最前沿。目前絕大多數政策落地都在縣鄉,從脫貧攻堅到民生保障,再到招商引資、產業發展、入戶做群眾工作,都離不開基層干部。基層干部忙得腳打后腦勺,加班是常態,但干部們幾乎都沒有加班費。有關科研機構的調查顯示,鄉鎮干部平均每天工作10到11個小時,不少鄉鎮干部五六年沒休過假。
王鄉長說:“鄉鎮工作雖然忙、累、壓力大,但也是我們無悔的選擇。”
C鄉黨委李書記至今已在5個鄉鎮工作過,鄉鎮的每個崗位幾乎都干過。“鄉鎮是最基層的行政機構,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產業發展、土地問題、安全生產……能最深刻地了解中國農村,最全面地鍛煉干部能力。”李書記說。基層工作經歷讓鄉鎮干部的綜合能力得到迅速提升,工作方式也更接地氣,他們也很感謝這樣的歷練。
2017年,中共中央辦公廳發文,強調要加強鄉鎮干部隊伍建設,實行縣以下機關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制度,落實鄉鎮工作補貼和艱苦邊遠地區津貼政策。“而且現在干部的選拔任用更加注重基層工作經歷,相關政策也更多向基層干部傾斜。干部想更長遠發展,基層工作其實也是一個重要的經歷。”李書記說。
不過,在李書記看來,最重要的還是鄉鎮工作獨特的成就感。“我們很多人都是農村出身,很多親戚朋友都在農村。改變家鄉面貌,幫助農民做點事,這是我們肩負的使命。”C鄉地處貧困地區,李書記帶領群眾克服海拔高、交通條件差、缺工人缺材料等困難,在三個月內改造了71棟房子,“看著很多貧困戶歡歡喜喜搬進新房,我忍不住流下眼淚。想到靠自己的努力能夠改造一方水土,有一種夢想正在一點點地實現的感覺,那個時候,你就會覺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材料四
因為早就敏銳地發現了農村創業的機遇,2010年小張在大學一畢業就果斷選擇了返鄉創業,投身農村電商業務。如今小張已成為村里的“創業榜樣”,家里的獎狀堆滿了一箱。
小張的父親做了30多年的鄉村醫生,希望他能接班,所以把他送進了一所醫學院。但對自己的未來,小張有不一樣的夢想,他覺得自己不適合做醫生,應該做點和父親不一樣的事情,才能更好地實現自己的價值。他就想學電子商務專業,但被父親阻止了。畢業后,沒人能再反對他干自己想干的事兒,他決定開網店。
當時電子商務還沒有那么火。小張的家鄉是N縣的樓家村,這是個傳統意義上的農業村。當時整個村子接入寬帶的都沒有幾戶人家,也沒有工業基礎。90年代后期,村子里有人開始做起影樓服飾的生意,以家庭作坊居多,并未規模化。銷售方式也都是在村里做好后,送到城里去賣,這種上門推銷的手工作坊模式發展非常緩慢。
村子里有傳統,小張最初想把這種影樓服飾搬到網上去賣。于是,他購買了幾臺縫紉機和一臺電腦,租賃了門面進行服裝加工,并在電商平臺上注冊了網店。剛開始,由于缺乏經驗,生意并沒有做起來。“我原來是學醫的,專業離這個比較遠。而且在學校也沒學過如何創業,我對此非常陌生,完全是憑著一股熱情闖進來的。”小張說,自己一開始并沒有對影樓服飾的市場進行過調查,后來才發現影樓服飾市場很小,3個月下來,小張并沒有賺到錢,還一度到了交不起房租的窘境。
不過,這個年輕人不服輸,他決定去南方看看,了解不同地區的服裝制造市場。經過考察,他發現相比于原先狹窄的影樓服飾市場,演出服裝要好做得多,類型比較多樣,市場能拓展開。就這樣,小張調整思路,鉚著一股勁,開始轉做演出服裝的生意。4年過去了,小張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建起了2000余平方米的車間,光各類服裝設備就有106臺。
小張帶起的星星之火逐漸發展成了燎原之勢。眼看著小張生意越做越好,同村的很多年輕人也陸續仿照著開起了網店。目前,全村300戶家庭全都開有網店,年銷售收入100萬元的服飾加工戶30多家,青年回鄉創業,除了帶來新想法,還有年輕人的生機和活力,留守兒童,空巢老人的問題不復存在。與電子商務相關的周邊產業,配套設施也被帶動起來,最大的改變是快遞物流的出現。一家大型物流公司在村里設點,每天定時收發快件。這也給村里人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回首過去,小張覺得當初返鄉創業是一個非常恰當的選擇,順應了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和電子商務蓬勃發展的時代潮流。他認為農村為大學生提供了追逐夢想的廣闊天地,大學生返鄉創業不僅經濟收入可觀,還能和家人團聚,同時也為農村帶來了活力和人才。
不過,返鄉創業的大學生們享受著家鄉電子商務“野蠻發展”帶來的紅利時,也有了新的煩惱。小張明顯感覺生意沒以前好做了。“前兩年一件演出服裝能賺20至30塊錢,現在10塊錢吧。”與其他村依山靠山賣土特產不同,樓家村的演出服裝似乎沒有那么接地氣,而開服裝網店成本低,一臺電腦,再找到一家可靠的代加工廠商就可以“創業”了,很容易造成同質化競爭。小張認為目前保持競爭力的唯一方法就是不停地開發新品,讓別人趕不上。“演出服裝想創新難,你得自己設計、打板,抄襲成本卻很低。”湊巧的是,小張的妻子是服裝學院畢業的,妻子便成為家里創新的主力,但小張說:“這顯然是不夠的,我現在迫切需要專業的設計師過來幫助做創新。”
N縣也在類似樓家村這樣的村子帶動下,發展出了很多“網店村”。這種飛快的發展速度也引起了縣委縣政府的關注,縣委縣政府明確提出把引導“網店村”健康發展作為政府服務增效的重要工作內容。“我們正在聯系一家大型電商平臺,爭取雙方在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訓、云計算和大數據應用等方面早日開展深入合作。”縣委負責人說。
材料五
只因看了一眼巖山,從此她就與巖山結緣。她就是D市巖山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駐村第一書記小孫。幾年前,小孫從一所名牌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來到D市商務局工作,有一次,市委市政府組織機關干部下基層開展調查研究,她隨著調研小組來到了巖山。
“太美了!”小孫被巖山美麗的風景深深震撼,花紅柳綠,山清水秀,真是如詩如畫。當地淳樸的民風,熱情好客的村民更令她印象深刻。不過,令她同樣印象深刻的還有巖山的貧困。巖山村共有1345戶、4130口人,其中貧困戶占60%,人均耕地不足0.8畝,村民收入主要依靠傳統農業和外出務工,是國家級貧困村。脫貧是這里的村民一代又一代的夢想。如果能幫助巖山村這樣長期貧困的地方擺脫貧困,人生該是多么有價值啊!小孫的心里涌起一個強烈的念頭。
此時,D市正深入開展脫貧攻堅行動。巧合的是,巖山村正是商務局的對口扶貧村。小孫主動請纓,擔任巖山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作為名校研究生,有更好的機會,為什么選擇到偏遠鄉村?”面對不解的目光,小孫沒有回答,只是報以微笑。
從駐村工作開始的第一天起,幫助巖山這個貧困村脫貧致富的沉甸甸責任,便落在了小孫的肩上。剛入村時,小孫準備先找村民了解情況,但卻聽到了這樣的風涼話:“咋還派個女干部?一個城里女人能干啥?”
為了開好頭,獲取村民的信任,她和工作隊同事,到田間地頭了解情況,走家串戶查找窮根,入村不到兩個月,就完成了對全村所有貧困戶的走訪,做到村里的“大事小情、家長里短”都了然于心。
隨后,小孫與工作隊同事組織村民參加手工紡織、月嫂服務等培訓班。與此同時,他們籌集資金,在全村開工建設引水上山工程,徹底改變了村里幾十年來山上缺水的落后狀況。春節前,貧困戶飼養的年豬還在愁銷路,工作隊全程參與推銷,終于換來了80多萬元沉甸甸的“過年錢”……一連串雪中送炭的實質性幫扶拉近了村民和工作隊的距離,村民們被小孫這位“女干部”的真情付出深深打動。
“農村富不富,關鍵在支部。如何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是駐村幫扶的首要工作。”小孫深有感觸地說。為此,她和工作隊同事帶著村里的黨員積極開展學習教育活動,提升黨員的先鋒模范意識。為了提高村干部、村民代表引領產業發展、帶領群眾致富的能力,小孫多次帶領他們到縣內外先進地區學習考察,“明顯感覺到巖山的民心齊了,村干部的干勁足了、水平高了。”小孫幫助村民脫貧致富的信心更強了。
如何用工業化理念改變村民傳統的生產生活方式,盡快引進增收產業項目,為村民創造具有長期穩定收益的就業崗位,實現更多人致富奔小康,是駐村幫扶工作隊和村“兩委”班子每天都要琢磨的“大事情”。工作隊得知外省一家大型現代紡織企業老總是D市人,有回鄉投資的想法,便第一時間與他取得聯系,進行對接和項目考察。小孫在充分了解到該紡織項目是非常適合巖山村的好項目后,便積極與企業老總溝通招商想法。針對企業提出的十幾個落實投資的實際問題,工作隊到市、縣、鄉咨詢政策、尋求支持。僅僅5個多月的時間,工作隊就協助企業完成了項目選址、各項手續辦理、廠房建設、員工培訓等一系列重要工作。目前,一個依托“村集體+公司+農戶”模式建立起的紡織產業園區,正在巖山漸漸成型。不久的將來,這里的村民不僅可以在家門口就業,而且可以實現既拿薪金又領股金還得租金的長效增收,巖山村的脫貧夢正在逐步實現。
“咱們巖山再也不是那個靠天吃飯的窮地方了,現在不少在外打工的年輕人都回來了。”村民喜滋滋地指著駐村工作隊的辦公室說,“變化就是從孫書記和她的隊員到咱村來的那一天開始的。”
“我們的目標是成為北方最大的坯布集散地。”一個更大的夢想在小孫心中一點點描繪。環境越來越好,夢想越來越大,“但是,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的信念和情懷不會變。”
二、作答要求
問題一
根據給定資料2,總結T市新城生態宜居建設的主要理念和做法。(15分)
要求:準確,全面,有條理,不超過200字。
問題二
請根據給定資料3,談談你對劃線句子“鄉鎮工作雖然忙、累、壓力大,但也是我們無悔的選擇”的理解。(25分)
要求:全面準確,條理清晰,分析透徹,不超過350字。
問題三
根據給定資料4,假如小張的母校擬舉辦一場大學生返鄉創業座談會,邀請小張出席,請你為小張寫一篇發言提綱。(20分)
要求:
(1)緊扣材料,內容具體;
(2)語言準確,有邏輯性;
(3)不超過300字。
問題四
給定資料5中提到村民眼中的變和小孫心中的不變,根據你對此的理解,圍繞“變與不變”,聯系實際,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自選角度,立意明確;
(2)思路清晰,語言流暢;
(3)參考給定資料,但不拘泥于給定資料;
(4)總字數1000~1200字。
免費學習資源(關注可獲取最新開課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