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吉林省遼源市東遼縣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精選試題
2021年吉林省遼源市東遼縣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精選試題(網友回憶版)在此發布,來自考生回憶,由公考通整理。
>>> 點擊下載PDF打印版(含參考答案,查看答案解析請下載PDF版)
2021年吉林省遼源市東遼縣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精選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后的四個備選答案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的答案。
1、2021年6月25日,高原電氣化鐵路正式開通運營,隨著復興號開進( ),至此,歷史性地實現復興號對31個省區市的全覆蓋。
A、甘肅
B、新疆
C、西藏
D、青海
2、2021年6月29日,“七一勛章”頒授儀式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下列關于“七一勛章”的說法錯誤的是( )。
A、主色調為紅色、白色、綠色
B、以樸素、莊重為主要設計理念
C、章體采用黨徽、五角星、旗幟、豐碑與光芒、如意祥云等元素
D、使用織物綬帶,采用向日葵、光芒、星光等元素
3、世界衛生組織2021年6月30日向中國頒發國家消除( )認證,稱贊中國從上世紀40年代每年報告約3000萬瘧疾病例、經過70年不懈努力到如今完全消除,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
A、瘧疾
B、鼠疫
C、艾滋病
D、肺結核
4、“三人成虎”的寓言故事告訴我們,謊言被傳多了,也會被人們當作事實。從哲學上講,這說明( )。
A、認識具有客觀性
B、認識具體主體性
C、真理具有絕對性
D、真理具有相對性
5、習近平總書記提醒黨員干部,要牢記“堤潰蟻穴,氣泄針芒”的古訓,堅持從小事小節上加強修養,從一點一滴中完善自己,嚴以修身,正心明道,防微杜漸,時刻保持人民公仆本色。從哲學角度看,這主要是因為( )。
A、量變會引起質變
B、事物的變化離不開外因
C、矛盾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D、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解決矛盾的關鍵
6、某單位領導在講話中喜歡引用俗語來結束深刻的管理。若該領導希望職工們在發揮主觀能動性時能夠充分尊重客觀規律,則其可以在講話中運用下列諺語中的( )。
A、“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
B、“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
C、“劈柴不照紋,累死劈柴人”
D、“燈不撥不亮,理不辯不明”
7、商品首先表現為一個靠自己的有用性來滿足人的某種需要的物,商品的使用價值是由它的( )決定的。
A、社會生產關系
B、自然屬性
C、社會屬性
D、交換價值
8、張強從剛發的4000元工資中拿出300元購買了一副新耳機,上述案例體現了貨幣的( )職能。
A、價值尺度,流通手段
B、支付手段,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貯藏手段
D、流通手段,貯藏手段
9、產業資本運動依次經過購買、生產、銷售三個階段,相應地采?。?nbsp; )三種職能形式。
A、固定資本,流動資本,貨幣資本
B、貨幣資本,生產資本,商品資本
C、商品資本,商業資本,借貸資本
D、不變資本,可變資本,生產資本
10、毛澤東同志的( )以馬克思主義的非凡洞察力,批判“亡國論”和“速勝論”,清晰地描繪出戰爭發展全過程的完整藍圖,使人們對戰爭的未來有一個明確認識,大大提高了堅持抗戰的信念。
A、《實踐論》
B、《論持久戰》
C、《新民主主義論》
D、《矛盾論》
11、秋收起義后,毛澤東同志率領起義部隊進行三灣改編時,確立了黨領導軍隊的組織制度,首創了( )的重要原則,從組織上確立了中國共產黨對軍隊的領導制度。
A、“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B、“工農武裝割據”
C、“以打對打,以拉對拉”
D、“支部建在連上”
12、20世紀70年代末,鄧小平從思想路線的撥亂反正入手,發動領導了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帶領全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沖破“兩個凡是”的束縛,通過十一屆三中全會,徹底摒棄了“以階級斗爭為綱”的錯誤,把黨和國家工作重點轉移到( )上來,做出了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
A、制度建設
B、經濟建設
C、思想建設
D、文化建設
13、“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對馬克思主義建黨的發展,下列哪個不是三個代表的基本內容( )。
A、我們黨要始終代表中國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我們黨要始終代表中國教育事業的改革方向
C、我們黨要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D、我們黨要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
14、K縣依托森林資源和鄉村景色,加快全域旅游建設步伐,推出了多條鄉村戶外旅游線路,著力打造了禾田居山谷、楊家坪土家村寨、南山桃源等一批具有土家風格特色的景點,提高了鄉村旅游的質量和人們的收入。K縣的做法符合( )的要求。
A、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原則
B、經濟與社會的共同進步原則
C、工業反哺農業政策
D、城市支持農村政策
15、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時代為什么全面依法治國,怎樣全面依法治國等一系列重大問題,為新時代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下列對習近平法治思想理解有誤的是( )。
A、黨的領導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
B、推進全國依法治國,根本目的是維護黨的權威
C、全面依法治國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統籌兼顧,把握重點,整體謀劃
D、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
16、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提出“要樹立正確黨史觀”,強調“準確把握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主線、主流本質,正確認識和科學評價黨史上的重大事件,重大會議,重要人物”,凸顯了旗幟鮮明反對( ),加強思想引導的理論辯析,更好正本清醒,固本培元。
A、功利主義
B、英雄主義
C、歷史虛無主義
D、民族虛無主義
17、當前,隨著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發展中的矛盾和問題更是集中體現在( )。
A、發展速度上
B、發展效益上
C、發展規模上
D、發展質量上
18、“堂上木偶”一詞,源于《閱微草堂筆記》中的故事,本是克卿筆下譏諷封建官場“不作為、不想為、不敢為”的“三不”官吏和衙門作風的戲說?,F指現實生活中。個別黨員干部“頂著帽子,混著日子,擺著樣子”。不擔當,不作為現象依然存在,現實生活中的“堂上木偶”反映了“四風”問題中的( )問題。
A、形式主義
B、宗派主義
C、分散主義
D、奢靡之風
19、習近平總書記曾明確指出,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這是因為( )。
A、司法公正能杜絕司法竊取行為
B、司法公正是司法的本質要求和終極價值準則
C、司法公正意味著司法機關不受監督
D、司法公正才能說明我國的法律都是良法
20、政體是一國政權組織形式,與國體相適應,由于歷史條件和階段力量對比等具體情況的不同,國體相同的國家,可能采取不同的政體,我國的政體是( )。
A、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B、基層民主制度
C、一國兩制
D、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21、根據我國《憲法》的相關規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森林,山嶺,草原都屬于國家所有
B、農村和城郊的土地一律屬于集體所有
C、城鎮的土地屬于國家所有
D、農村宅基地屬于集體所有
22、某煙花爆竹公司生產假冒劣質產品,相關單位便對該公司廠房和設備進行查封。這屬于( )。
A、行政處罰
B、司法執行程序
C、行政強制執行
D、行政強制措施
23、小王向縣公安局出入境管理科提出辦理護照的申請,工作人員甲分4次告知其中材料不全,要求補全。甲的行為違反了( )。
A、程序正當原則
B、高效便民原則
C、誠實守信原則
D、權責統一原則
24、楊某家靠近鐵路,因對火車發出的噪音不滿,遂在鐵軌上放置巨石泄憤。楊某的行為屬于( )。
A、犯罪預備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犯罪既遂
25、小謝對小路懷恨在心,于是他將小路發在朋友圈的自拍照惡意編輯成難看的表情包,并發布到互聯網。小謝侵犯了小路的( )。
A、榮譽權
B、姓名權
C、肖像權
D、名譽權
二、多項選擇題。每小題后的四個備選答案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符合題意的答案。
26、教育部2021年6月頒布的《未成年人學校保護規定》中指出,學校應當將( )使用網絡納入課程內容,對學生進行教育,預防和干預學生過度使用網絡。
A、科學
B、文明
C、安全
D、合理
27、表面現象總會令人迷惑,所以我們應該透過現象看本質。以下選項能體現上述道理的有( )。
A、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B、莫看江面平如鏡,要看水底萬丈深
C、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D、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
28、習近平總書記所倡導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就是要建立一種( )的國際體系共同體。
A、政治互信
B、經濟共贏
C、安全互助
D、文明多樣
29、合同是民事主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的協議。下列關于合同的說法正確的有( )。
A、合同對專利申請權沒有約定的,所有當事人都享有申請權
B、合同對科技成果的使用權沒有約定的,當事人都有使用的權利
C、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不承擔民事責任
D、合同的變更或者解除,不影響當事人要求賠償損失的權利
30、“雙十一”購物狂歡節期間,李某在某購物平臺上購買了一臺冰箱,后因冰箱出現嚴重質量問題,與商家發生糾紛。為解決糾紛,李某可以采用的方式包括( )。
A、向公安機關申請仲裁
B、與商家協商和解
C、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
D、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三、判斷題。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
31、2021年6月7日,國家航天局發布我國首次火星探測天問一號任務著陸區域高分影像圖,圖像中天問一號著陸平臺、“祝融號”火星車及周邊區域情況清晰可見。( )
32、運動的相對性體現了物質運動的變動性、無條件性,靜止的絕對性體現了物質運動的穩定性、有條件性。( )
33、堅持問題導向是馬克思主義的鮮明特點,問題是創新的起點,也是創新的動力源。只有聆聽時代的聲音,回應時代的呼喚,認真研究解決重大而緊迫的問題,才能真正把握住歷史脈絡、找到發展規律,推動理論創新。( )
34、社會救助資金實行專項管理,分賬核算,??顚S?,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擠占挪用。( )
35、當前,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在城鎮最為突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