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國家公務員考試面試統計局考情分析
一、招考情況
(一)招考情況綜述
2018年國家統計局共招錄1081個職位,1311人,分別占2018年國考總數的6.7%和4.6%。從下圖我們可以明顯看出近四年國家統計局招考崗位及招考人數的變化趨勢:
圖1 2014——2018年國家統計局招考變化趨勢
二、面試情況
(一)面試概況
國家統計局各調查總隊招考面試概況如下表所示:
國家統計局調查總隊結構化面試基本情況匯總表
面試形式 |
⑴一般采用結構化面試形式,只有2011年北京調查總隊采用無領導小組討論。 ⑵在結構化面試中,2013年以前采用普通結構化,2014年——2017年采用材料題形式,并伴有專業題。 ⑶一般采用看題、聽題兩種形式,過往年份中兩種形式以及看題聽題結合形式均有涉及。 |
面試題量 |
全天一套題,每套題4道題目。 |
面試時間 |
場外看材料15分鐘,規定場內答題時間20分鐘,時間包干制。 |
考場及考官情況 |
場外看材料,一般提供紙筆;場內答題,一般提供紙筆,也曾出現個別地區沒有紙筆的情況。 考官9人,計時員1人,監督員1人。 |
面試方式 |
⑴題目獲取: ①在材料閱讀方面,場外看材料15分鐘,提供紙筆。一般允許在材料上做標記,材料允許帶進考場。也曾有特殊情況,如:不允許在材料上做標記,材料可以帶入場內:杭州,福建;不允許在材料上做標記,材料不允許帶入場內:云南 ②在題目方面,國家統計局以往面試都會給考生提供題本,但其它部委面試出現過不給題本的情況,應當多樣練習。 ⑵時間提醒: 答題剩余1—5分鐘時會有舉牌提醒。 ⑶成績公布: 面試成績公布形式不定,因地區而異。一些地區考試結束當場出成績;一些地區為本場考完統一出成績;還有部分地區為網上公布成績。 |
(二)國家統計局調查總隊結構化面試考情綜述
1.材料分析
(1)材料題目設置
自2014年起,國家統計局調查總隊面試題目開始以材料題形式進行命制并具備專業特點。面試考題一般為三則材料拖四道題目的形式。題目與材料結合較緊密,材料字數一般為700字左右。
(2)材料主題及內容命制
國家統計局調查總隊面試主要圍繞經濟、文化、生態、民生四個方面來進行考查,例如電商崛起、交通運輸、電視節目等,素材或數據表格主要依托統計年鑒等。在出題的角度上,題目設置始終緊密圍繞人民群眾的實際生活及統計局實際調查工作,材料編寫亦是如此。
(3)材料構成
三種形式:
情境+數據表、某行業現狀及問題+數據/數據表、某項政策實施的背景、具體舉措及面臨的困難等+數據/數據表。
2.測評要素分析
(1)綜合分析能力
題目緊密結合給定材料,逐漸形成一個比較明顯的特點,即依托于材料反映的熱點話題,并以這類熱點話題下存在爭議的現象、政府舉措或群眾意見為命題點,來讓考生談一談自己的看法,因此一般觀點類問題居多。另,普通社會現象、政策理解類題目亦略有涉及。
①觀點類:
1.對于電子商務模式將取代傳統的商業模式這一說法,有的人認同,有的人反對,請談談你的看法。
2.關于衡量一個電視節目的價值,有人認為靠收視率,也有人認為是靠節目質量。你怎么看?
3.有人認為,我國快遞行業應該先大后強,也有人認為應該先強后大。你怎么看?
4.情景一中,你如何看待母親和兒子關于手機的爭論?
②社會現象:
1.當前,我國政府大力推行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但一些居民的積極性不高,不愿意配合。對此,你怎么看?
③政策理解:
1.某市決定強制企業推行帶薪年休假制度,此舉在企業和百姓間引發熱議。對此,你怎么看?
(2)計劃組織協調能力
計劃組織協調能力是除綜合分析外的另一項必考的測評要素,近四年來僅在兩套題目中缺席。
近四年考過計劃組織協調能力這一測評要素的題目以調研類問題為主,且問法上均要求考生保證調研結果的真實有效
①調研:
1.調查隊要對本市帶薪年休假的執行效果進行調查,請你做一個調查方案,并說明如何保證調查的有效性。
2.市環保局委托調查總隊對本市城市垃圾分類情況進行調查,假如你是此次調查負責人,你如何確保調查數據真實有效?
(3)溝通能力
從對近四年的真題的統計來看,溝通能力也是國家統計局調查總隊面試考查的重點之一,且均以情景模擬的形式為主要的考查形式,一般以安撫勸說,普通問法略有涉及。內容上,一般依托給定材料為背景設置模擬情景;值得注意的是,在2015年的一道真題中該項測評要素的考查涉及國家統計局工作實務。
1.你將農村住戶的調查結果向黃科長匯報,一個調查員指出了調查過程中的4個問題(具體問題體現在材料第二部分)。現在領導讓你解釋,你會說些什么?請現場模擬。
2.在聽證會現場,限購政策的反對者和支持者發生了意見爭執,影響了會場秩序。你作為主持人,會說些什么?請現場模擬。
3.你去安置小區進行調查的過程中,遇到搬遷戶和原住居民發生爭執。原住居民認為搬遷戶搶占了小區內的公共資源,而搬遷人員認為原住居民經常刁難他們。你會如何對雙方進行勸解?請現場模擬。
4.調查過程中,你向一位保潔員了解情況,剛好遇到一位老人沒有分類投放垃圾。保潔員十分生氣,指責老人屢教不改,老人說自己年紀大記不住那么多標準,兩人便爭吵起來。你會如何勸解?請現場模擬。
(4)應變能力
在國家統計局調查總隊的面試中,對于考生應變能力的測查比重相對較小,近四年來共出現四道題目,在2017年三套面試題目中該測評要素沒有涉及。題目類型上以誤會質疑、阻礙阻撓為主;內容上一般依托給定材料為背景設置意外突發有壓力的情景;值得注意的是,在2014年的一道誤會質疑題目涉及國家統計局工作實務。
1.材料2中,有多位消費者認為快遞公司泄露了他們的個人信息,堵住了快遞公司的大門,還請來媒體拍攝。假如你是該快遞公司負責人,你會怎樣處理?
2.你和同事小王去村民家調查,村民不配合,不給你們開門。遇到這種情況,你怎么辦?
3.你收集的調查結果中負面評論較多,然而店主前期做的調查以好評為主,店主對調查結果不滿意,認為數據不真實,拒絕支付工作酬金,請問你怎么辦?
(5)專業能力
除了上述測評要素外,在國家統計局面試過程中時,還會專門設置題目來考查考生的專業能力,且該項測評要素的考查比重是近四年來最高的。
在題目類型方面,至今為止出現過兩類,一類工作實務,重在了解考生是否清楚影響調查質量的因素以及是否具備保證調查質量的意識和能力;另一種是數據分析,該類題目以材料中的數據或統計表的形式進行考查,一般要求考生觀察給定圖表進而給出分析結論,因此要求考生應具備一定的數據敏感性及基本的統計分析能力。
①工作實務:
1.場景三中,你認為楊姐的工作方法存在哪些問題?請指出來,并談談統計人員如何保證調查的質量。
2.結合材料一,請對三位調查員的調查方案做出評價,并提出改進意見。
②數據分析:
1.據統計,《爸爸去哪兒》和《中國好聲音》在2014年度周五黃金時段收視率分別為4.24%和3.09%,年度同期收視率第一。這是否能說明這兩檔節目是該年度最受觀眾喜愛的節目?如果不能,還需要增加哪些數據?
2.材料
2013-2014快遞業務有效申訴問題
針對材料中表格所反映的問題,請你為我國快遞業發展提出建議。
三、面試備考資料
課程名稱及鏈接:2018年國考結構化面試一對一特訓,http://www.chinaexam.org/course/1092
課程特色:
1、全方位系統教學:理論點撥、專項題型練習和套題實戰演練
2、專屬化崗位保護,每個崗位只招1人
3、1對1語音點評,8至9人小組練習,老師一一語音點評
4、1對1視頻直播,和老師約定上課時間,真實模擬考場做答
